发布时间:2024-04-30 12:17来源:中青网 阅读量:9359
北京车展火热进行中,“互联网大叔”的风头一时间甚至盖过了车型本身,汽车圈、科技圈、创投圈的各路大咖们“互访”的背后,既是互动创造流量的需要,背后更是汽车产业链的强大辐射和延伸,无论纵向的上下游,还是横向的“友商”之间,更多合作,碰撞出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车丰富多彩的生态,北京车展也因而有了比表面的“互联网大叔”更多的看点。
广州日报全媒体钟达文、邓莉、周伟力、夏铭
看点一
大佬频繁互动 背后是汽车生态融合
雷军、李想、李斌、曾庆洪、王传福、曾毓群、尹同跃、周鸿祎、张朝阳等汽车圈内圈外的大咖频繁互动,是本届北京国际车展的一大现象,“行走的流量包”互相“抬轿”,各种“名场面”迭出。
这边厢,雷军在“蔚小理”的展台逛了一圈,“我们蔚来的每一辆车品质感都特别好”。那边厢,李想更是在雷军坐上L6后排时直接把车门“焊死”,硬生生把雷军“困”在车里长达两分半钟,创造了“请军入车”的名场面。
360创始人周鸿祎更是车展的“大红人”,一边“红衣登顶”,一边“四处提车”。他一到奇瑞展台,尹同跃就“恭喜周总喜提星纪元ET”,周鸿祎也很“识趣”地回应:“主要是你们的车做得好,我应该早点把迈巴赫卖掉。”到了极氪展台,又称赞“设计真的很用心”。当然,周鸿祎还是哪吒汽车的投资人。
大咖们的互访,当然不是简单的“随机逛逛”,背后是近年来汽车产业链、科技链和投资链的融合。例如,细心人会听到雷军称赞蔚来汽车的时候用的是“我们蔚来”,雷军是有资格说这话的。他参与创办的顺为资本早在十年前就参与了蔚来的A轮融资,目前小米和雷军个人都仍然是蔚来的主要股东;雷军与何小鹏的“深情拥抱”也并非没有来由:何小鹏的UC曾让投资人雷军大赚一笔,2019年小米则参与了小鹏汽车的C轮融资。另外,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也是理想汽车的个人投资人。可以说,小米和雷军,跟“蔚小理”都渊源颇深,为他们“带货”其实也是为自己的投资“代言”。
至于宁德时代董事长、总经理曾毓群,则是到哪都要在电池价格上“被砍一刀”。当然,曾毓群也有自己“捧场”时刻:“极越07很不错,第一辆留给我。”“捧场”背后,自然是吉利、百度、宁德时代三方的互动与融合。
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深入演进,让产业上下游,整车友商之间的合作都更频繁和深入。反映在实际成果上,在北京车展官宣的汽车企业和科技企业“双向奔赴”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称得上是“史诗级”。
广汽传祺与华为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共同开启传祺华为联合创“新”计划,重点围绕智能底盘、智能人机交互等多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研发。对于智能驾驶,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的态度也很务实:要“沿途下蛋”,“一有成果,就尽快拿出来。快速迭代,不断完善”,“谁领先,就用谁的。”
造车新势力在与科技企业合作方面更是不会缺席。哪吒汽车与高通、车联天下三方联合,全球首发Snapdragon Ride Flex舱驾融合平台,同时官宣与商汤绝影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极越则找上了芯片界的王者NVIDIA。极越的计划是,从2026年开始,实现量产的车型搭载NVIDIA的新一代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NVIDIA DRIVE? Thor,DRIVE Thor将提供最高1000TFLOPS的高性能计算能力,满足未来全场景端到端的智驾需求。
看点二
车企自研智能 “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合作和自研“两条腿走路”,是大部分整车企业在智能化道路上的选择。许多车企早已决心“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小鹏汽车全球首发了AI天玑系统。小鹏方面表示,AI天玑系统是行业首个将AI 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
腾势从比亚迪的“技术鱼池”里捞出又一条“大鱼”——“易三方”。易三方基于整车智能战略打造,是全球首个能同时实现三电机独立驱动和独创后轮转向的技术平台,兼顾纯电和混动,以近5.2米车长,实现5米以内的最小转弯半径,最大功率近1000匹马力,百公里加速2秒级。
吉利也有自己的“智能技术鱼池”——星睿智算中心,其总算力已经迭代到了102亿亿次/秒。“用AI架构造AI汽车”,吉利用这样的理念开发出了全新科技旗舰SUV原型车“银河星舰”,并在北京车展全球首发,该车型创新性地将智能驾驶、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融为一体。
国企的风头丝毫不弱。广汽集团在北京车展重磅发布了“智行2027”行动计划。该计划将用三年时间,持续夯实“广汽AI大模型平台”“广汽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和“广汽网联大数据平台”三大技术基础,推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快速优化。
其中,基于“多传感融合”技术的L2++级无图城市NDA功能已在昊铂车型上搭载,并计划2024年内实现全国覆盖;行业领先的无图纯视觉智驾系统则计划2026年装车搭载,进一步降低高阶智驾使用成本,助力实现“智驾平权”。
上汽的智己L6“高智商再进阶”,宣布全系搭载智能生态驾舱系统IMOS 3.0,这让智己L6能以算法、大模型定义全场景智能出行体感,如智己独创的“全画幅数字驾舱屏”,集成“全域数字视野补盲”“雨夜模式”“一键AI代驾”等。该车还首次搭载“灵蜥数字底盘”,相当于第一次为汽车装上“超级小脑”。
看点三
外国车企要“更中国”,自主车企要“更世界”
本届北京车展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车展。
奇瑞一口气带来了3000多位海外经销商,场面相当壮观;长城邀请的海外经销商人数稍微少点,但也有上千人。关键是其发布了出口重点车型新一代哈弗H6及哈弗H9双车,并宣布以全新的品牌面貌加速全球化进程。
东风集团旗下岚图汽车首次发布出海战略,发布会现场一半是外国人。这个被岚图称为“Let's VOYAH 共岚图”的战略,树立了“6655”核心目标:即到2030年,布局世界六大洲,进入全球60国,累计建成500家销售服务网点,海外销量累计突破50万辆。
中国车企持续发力海外市场的另一个标志是,北京车展上的“全球车型”越来越多,除了上文提到的长城新一代哈弗H6及哈弗H9双车、第二代AION V也是SUV领域的出海生力军,其最突出的优势是科技创新和配置一步到位,Orin-x芯片+高线程激光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11个视觉相机、AI大模型、国际宽温域750km长续航、黄金轴空比等全部配齐。甚至在一些比较小众的细分市场,也看到了中国车企的“全球车型”。例如越野车领域的坦克,其在北京车展上亮相的坦克700 Hi4-T正以“推动中国越野走出国门”为己任。该车型搭载3.0T+9HAT顶尖混动系统,是坦克品牌旗下的高端旗舰车型。坦克品牌已经将目标定为“全球越野品牌领导者”,下半年将在南非、马来西亚、巴西等地陆续上市多款新车型。
而在以往一些被忽略的区域市场,也会更多看到中国汽车的身影。在北京车展上,哪吒汽车正式与埃及经销商NATCO汽车集团、肯尼亚经销商HIVIEW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标志着哪吒汽车首次进入非洲市场。
有趣的是,在北京国际车展这个舞台上,跨国车企一直强调要“更中国”,而自主车企则豪言要“更世界”。许多业内人士断言:中国汽车与世界产业生态融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将持续向上攀升。
看点四
设计“整活”出彩
达到新高度的可能还有多款中国车的设计。在北京车展中,中国车企更愿意在外观和内饰上“整活”,也确实体现了其对自我风格的自信。
说到“整活”,极氪MIX肯定算一个,这款被称为“宝宝巴士”的纯电车型,定位“家庭全场景大五座”,凭借6.3平方米的座舱空间、灵活多变的座椅调节,让空间释放出极大想象力。前排座椅支持270度旋转,加上一套近2米的前后排共用滑轨,可以在车内“变”出欢聚模式、宝宝模式、观景模式等超过20种场景模式。
同样是吉利旗下的银河L9,也在车内“整出了新花样”,这款全尺寸SUV概念车采用了对开门加上下开门的设计,车门打开后,车厢内的可旋转座椅和“大沙发”设计更让人惊讶,完全可以秒变“会客厅”。
在众多车型中,轿跑是最能反映车企设计能力的,比亚迪仰望和腾势这两个豪华子品牌不约而同地在车展展出了最新轿跑——U7和腾势Z9 GT。其中,仰望U7的造型沿用了“时空之门”家族式设计语言,造型上融合现代与传统风格,采用“能量晶石”灵感,车身线条简洁优雅,亦契合创新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而腾势Z9 GT是腾势最新设计语言“Elegance in motion——优雅之势”下的首款车型,由比亚迪集团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领衔,日冕前脸设计和车身侧面“Z”形装饰线都十分抢眼;而在车尾,“时光沙漏”尾灯由中间向两侧延伸,与鹤式悬浮尾翼相辅相成,辨识度相当高。
看点五
充能技术暗流涌动
固态电池是汽车圈近日的热点。东风汽车在北京车展上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固态电池已开展150万公里示范运营,“高比能全固态电池”已经试制下线。
欣旺达动力则在北京车展推出了“闪充电池3.0”。这款电池充电峰值倍率达6C,仅需10分钟,就能充电至80%SOC;同时通过集成耐低温高能量LFP正极技术、低温超导电解液技术、全新3D液冷热管理技术等,实现低温条件下能量保持率90%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动力电池的“龙头”宁德时代发布全球首款兼顾1000km续航和4C超充特性的磷酸铁锂电池新品——神行PLUS。而更让人瞩目的是,宁德时代宣布启动构建神行超充网络,计划在未来搭建“国内最大的超充服务平台”——这也标志着宁德时代即将向C端市场进发。
整车企业在充能技术方面也有很大进展。昊铂首次独立参展,就拿出了堪称“王炸”的昊铂HT 2024款。这款车型提供了“双800”提升:第一个“800”是真实续航超过800公里,第二个“800”是800V高压快充平台,15分钟补能415公里,再搭配7084个直流超充桩,并与国家电网、特来电等单位组建顶级充电联盟,覆盖全国90%充电站。昊铂方面期待,“双800”提升可以对增程技术的高市占率发起挑战。
观察:北京车展火热背后……
2024年北京车展,一边是各路红人流量“爆棚”,所到之处人头攒动、众声喧哗;另一边,大部分车企都急于在“芸芸众车”中使尽浑身解数力争“脱颖而出”。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若干年后,汽车从业者对北京车展最重要的记忆不会是雷军的绿色T恤,也不会是周鸿祎的“红衣”。又“卷”又“闹”背后,造车仍然是那个“硬核”“精准”“技术范”的工业,造车的人们,既要关注流量,更要回归质量;既要有传播力,更要有大定力——行稳致远的不二法门,莫过于此。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