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头条->内容

加快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三合一”大会7月10日在苏州开幕

发布时间:2025-07-09 20:56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2625   

为全面践行“投资于人”理念,加快打造人才友好型城市,全力助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建设,7月10日,2025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大会、第二届苏州国际科创大会、第十七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合并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致力打造集项目招引、产才对接、成果转化、城市推介于一体的国际盛会。

本次大会以“汇聚全球智慧打造创业天堂”为主题,以“高层次人才引进、高质量项目落地、高水平成果转化”为目标,将举办开幕式、主题活动、重点专项、地方专项4大类系列活动,设苏州主会场、10个县级市分会场,其中主会场邀请超1700名海内外嘉宾参会。开幕式将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及在苏州各大高校设立了分会场,面向全球直播。开幕式分为开场-主体-结尾三部分。开场部分包括开场秀、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片、致辞讲话。主体活动设置聘任发布、颁证颁奖、揭牌授牌等环节,全面展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就。结尾部分全场嘉宾起立启动大会,点燃创新氛围。

本次活动人才云集、星光熠熠,大会将邀请诺奖得主约翰?迈克尔?科斯特利茨,超百位国内外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陈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等70余位国内外高校领导出席活动,同时加大了对国际人才和合作机构的邀请力度,百余所国内外高校代表,60余名技术经理人和技术转移机构、重大研发机构代表等将出席主会场开幕活动。

本届大会将进一步彰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成果,会议亮点可以用“1、2、3”来概括。

“1”是一个定位,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一体推进。

“2”是两个融合,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技术转化与人才招引相融合。大会将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聚焦高技术供给、企业主体培育、成果转化等融合创新方面,系统梳理15条支持政策。

“3”是三个聚焦,即聚焦“成果转化、产业科创、人才友好”。

一是聚焦成果转化。一方面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开幕式上拟发布省教育厅《关于推进落实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建设若干举措》,从区域中心服务能力、高校参与区域中心、师生到区域中心创新创业等3方面提出12条有效举措。拟发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现场还将聘任江苏区域中心首批技术经理人,最大力度促进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另一方面在技转成果展示上,发布10个(苏州、南京各有5个案例入选)江苏区域中心成果转化重大案例。举办长三角国创中心创新创业大赛,搭建高校技术链接苏州的渠道。大会现场还将组织4000平方米的高校技术转移转化成果对接展,成果展共设区域技转中心展区、校企联合展区、科技成果超市展区,其中校企联合展区组织24所国内外高校、41家企业以及苏州科技商学院参与布展,科技成果超市展区重点突出科技成果和苏创荟平台,拟展示科技成果超1300项。

二是聚焦产业科创。一是聚焦产业发展方向。开幕式上将重点关注辐射光伏微核电池、人机智能交互语音系统等方向,发布2025苏州十大产业科技成果及十大提名成果。结合十个板块产业特色,揭牌十大重大公共科研创新平台。二是助推重点项目落地。立足产业赛道,举办“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创新创业系列赛事。面向全球发布“揭榜挂帅”关键技术需求榜单,共涉45项需求,并给予54.12亿元的投入总额和最高1000万元的项目资助。

三是聚焦人才友好。一方面,彰显人才礼遇。开幕式现场将为4名苏州市顶尖人才、15个重大创新团队、20名苏州青年科学家颁证,人社部留服中心将在苏州发布2024年度“最具成长潜力的留学人员创业企业”,让各路英才充分感受到苏州城市礼遇的“最强音”,真正做到重视人才、礼遇人才、厚待人才。另一方面,助力人才发展。开幕式将发布苏州市“百亿人才基金”“重大产业发展基金”,构建全周期金融链。为传承和弘扬李政道先生的科学家精神,将设立苏州市李政道教育和科学基金会,鼓励和促进苏州市教育与科学事业发展。省委人才办将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主体,授牌成立“江苏省纳米新材料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驱动城市能级持续向上突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文章